國家教育部門要求建設"節約型"學校,國家出臺了"以煤代電,以油代電,遠接電"的戰略方針。"這項政策的目的是加快實施節能減排任務。
電采暖作為一種獨立的采暖方式已被市場所認可和接受,其主要原因是學校采暖和電采暖的特點取決于在學校采暖中使用電采暖。本文以建筑面積4800㎡的學校為例,電采暖代替傳統供熱方式后的經濟效益進行了比較和分析:
采暖時間:隨溫度變化可自由掌握電采暖,方便切換和切斷;為了滿足居民的需要,夜間供暖時間通常較長,白天取暖時間較短。
年經營成本:電采暖比供熱站少7萬元每年
溫度效應:采暖教室為18℃,辦公室為20%,加熱平衡教師和學生覺得溫度適宜,有利于學習;供熱站16℃,白天供暖溫度低。
維護保養:電采暖的維護保養容易,供熱站存在管道泄漏、散熱器結冰、維修復雜等問題。
從長期來看,電采暖在加熱時間、供暖質量、環保效果、維護等方面優于供熱站,但第一次投資略高于供熱站,年運行成本和平均年成本均低于供熱站,供熱時間、供熱質量、環境保護效果、維護等均優于供熱站供熱。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電采暖系統配備了電磁采暖爐,可以實時監測不同電采暖設備的能耗,學校管理人員可以對不同教室或宿舍的電采暖設備進行分組和設置。"辦公室或家庭的學校管理人員可以對每一組電采暖設備進行批量遠程溫度調整、設定模式、設定溫度范圍、遠程鎖定等操作。
400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