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出現很多關于什么太空能、量子能、高分子能光電能等新興名詞的供暖設備,這些冠以高科技名詞的設備價格不菲,而且宣稱節能、高效、低電負荷……各種優勢充斥在市場的廣告中,大張旗鼓的用高價格來銷售這些產品!
甘肅某中標項目90KW的高分子能中標價格25萬元;
甘肅另外一個去年中標的項目標價更高,120KW機組中標價格31.13萬,90KW機組中標價格高達29.8萬。
天價產品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可以這么夸張的售價賣給用戶?這就是開頭講的大肆宣揚所謂的“產品優勢”:節能、高效、低電負荷!
低電負荷,銷售產品時就可以發揮了:“匹配功率小了,肯定省電!”“高分子強大功能可以產生熱能并儲存能量”、更有甚者大放厥詞“我們就是要挑戰能量守恒”等糊跨海吹、偽科學、夸張博眼球的言論充斥在銷售過程中,導致用戶混淆概念,步步掉入商家的營銷陷阱,最終為天價產品買單。接下來我為大家揭露騙局,如何誤導用戶,達到目的的,也希望廣大用戶用戶保持理性,不要再為這樣的騙局買單。
1、偷換概念,誤導用戶。把低電負荷和低能耗概念混淆在一起,混為一談。低電負荷是削峰填谷達到的結果,此產品確實通過一定的儲熱實現降低低溫時的用電負荷,但是并不代表電負荷低,能耗就低。舉個例子,100平米的房子,普通電阻加熱產品匹配功率10KW,綜合工作10小時可以達到供暖需求,那么一天的用電就是10*10=100度電;此產品匹配功率5KW,在不考慮熱損失和電熱效率的情況下,同樣屋子達到同標準的供暖需求也得100度電,此時,這臺設備的工作時間需要100/5=20小時。低能耗嗎?并不低,只是加熱時間延長而已!很多人不明就里,覺得功率匹配小了,就一定低能耗。殊不知,房子采暖所需要的溫度一定時所需的能耗是一定的,功率大小并不決定整體能耗,只是加熱時間長短問題,實際運行功率小反而會導致熱損失增加。
2、偽科學言論誘導用戶。高分子發熱油、量子能量液可以產生并儲存能量,所以用很小的功率就可以輸出更多的能量,徹頭徹尾的騙局,產生能量,就是最大的騙局。只是在用熱低谷時儲存能量,在用熱高峰時可以釋放油里儲存的一部分熱量,所謂的高分子發熱油和能量液就是一種導熱油,并不能神奇的產生任何熱量,只是利用介質油的物理特性加熱到200~300度高溫來儲存熱量,達到用熱的削峰填谷的目的而已。商家就利用這些障眼法和偽科學言論來讓用戶信以為真,類似水可以當燃料,創造出永動機等,覺得神奇的油通過加熱可以產生更多的熱量,所以愿意花大價錢去買單。
3、夸張博眼球的營銷套路,遮蔽用戶雙眼。“挑戰能量守恒”這樣的言論,把產品推到風口浪尖,瘋狂炒作,不惜名聲,就像當年某網紅“鳳姐”的行徑,產品知名度提高,哪怕是臭名。讓用戶覺得這個產品知名度高,可以去購買,進一步跌進商家的銷售陷阱。
其實上述產品并不節能,也不省錢。不節能來源于儲熱有熱損失,換熱時有熱損失,設計為儲熱式,只是能夠削峰填谷,并不節能。不省錢就更加容易理解了,設備24小時都是一個功率,峰谷電價不一樣,尤其是峰電價很高,而此設備峰電價也得使用,導致使用成本較高,否則無法達到用熱高峰時段的供暖需求,這跟利用谷電時段電價低儲熱達到省錢的目的剛好背道而馳。綜上所述,這個既不節能,又不省錢,而且高價出售的導熱油爐,是時候露出底褲,還供暖行業的藍天白云!
400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