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加熱器因為節能、環保、智能、熱效率高等諸多巨大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也即將迎來市場的大爆發。對比電磁加熱,許多在使用生物質加熱的企業或個人,也逐漸感受到了電磁加熱的優勢和生物質加熱的諸多缺點及煩惱。那么兩者相比到底有哪些優缺點,下面小編就為您一一介紹。
1、技術方面
電磁加熱利用的是電磁感應原理,從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起已經經過了近兩百年的發展,技術日臻成熟;而生物質從1988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稈發電廠開始,在我國投入加熱應用也不過是近十幾年的事,利用裝備技術含量低,研發經費投入過少,一些關鍵技術研發進展不大。例如厭氧消化產氣率低,設備與管理自動化程度較差;氣化利用中焦油問題未能解決,影響長期應用;沼氣發電與氣化發電效率較低,二次污染問題沒有徹底解決。
2、占地面積
電磁加熱將感應線圈繞在發熱設備,配上專用電磁加熱控制器即可,占地面積小,如圖1;而生物質加熱設備體積大,且需要鋪設蒸汽管道,占用大量空間,如圖2。
圖1
圖2
3、操作便利性
電磁加熱通電設置參數后無需專人看管,而生物質需專人不停搬運原料進行投料,費時費力費人工。
4、能量來源
電使用方便,普及范圍廣,大部分地區電價便宜;生物質加熱大部分使用細碎的能源有機物,例如秸稈、木屑、稻殼、樹枝為原料植物,受耕作制度的限制,我國農村土地高度分散,從資源的收集儲存運輸帶來很大不利因素,在后續的環節上會放大很多倍。有些人認為收集半徑的擴大就是多一個油錢,實際上運輸工具、人力成本都不一樣。裝機容量3萬千瓦的生物質電廠,一年大概需要25萬-30萬噸秸稈,按我國戶均10畝耕地計算,需要大約20萬農戶來完成,那么收購時你要帶秤,光開票都需要20萬張。還要一個個裝車,不能實現高效的機械化。
5、工作環境
電磁加熱無煙無味,而生物質燃燒時異味大,有焦油,堵塞管道,清理困難。
6、政策支持
雖然生物質加熱近年也受國家支持,但是補貼力度不足,部分地區認為生物質產生的蒸汽帶有高壓高溫危險隱患,所以生物質加熱方式也在逐步被禁止;而電磁加熱逐漸被政府提倡,特別是北方地區,“煤改電”政策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
綜上所述,電磁加熱器相比生物質加熱具有技術成熟、占用空間小、操作管理智能化、能量來源方便便宜、工作環境舒適、政策扶持等巨大優點。
本文由電磁加熱采暖廠家:喆能電磁小編原創編輯發布,文章鏈接://ruins.com.cn/articles/dcjrqj1491.html
了解詳情歡迎致電4000-163-779,微信18948782567,QQ347392753。